邱正山,男,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1982年中专毕业后留校任教,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踏入了教育这片热土。他,用淡泊名利的胸襟、低调质朴的作风,书写了无数催人泪下的“育人”故事;他用38年的教师生涯,为我校600余位教职工、近万名学生书写了四个大字:“为人师表”!38年来的感人事迹说都说不完,可每当学校要推荐他去参评一些荣誉,他总是说:“老师关爱学生是天性,也是本能,我没做什么可歌可泣的事情,比我做得好的老师多的是。”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守住不误人子弟的“底线”,实现做个好教师的梦想。
勤学坚韧——爱岗敬业忠职守
80年代初,学校一些冷僻业严重缺乏专业教师,给了中专学生留校任教的机会。1982年3月,当时还未满20岁的他,在留校选拔的讲课中,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师生的好评,从此与教师这个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1年底,正值专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邱老师由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与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在单位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诊断为耳膜出血并伴有轻度脑震荡,可他担心学生的课程进度受影响,只在医院住了三天就提前出院了,冒着头晕摔倒的危险,坚持继续上课。1993年,他被调到学校新设立的会计教研室任教财会类课程。2003年,学校整体迁移到了下沙高教园区,新设了企业税务专业,已到不惑之年的他二话不说,服从学校的安排,从自己的会计专业转到了税务方向,接受新的挑战,并负责新专业的建设任务。
艰难历练——脚踏实地待芳菲
一个从冷僻专业中专毕业留校任教的老师,能成功完成专业转型,始终站稳讲台,一直让学生喜爱,并成为学校会计和税务两个专业的专业带头人,着实不易。
“我喜欢做教师”,他一句朴实的心里话,告诉了我们答案所在。他明白,要真正站稳讲台,守住不误人子弟的底线,不能只靠文凭,更需要经过艰难的历练提高授课水平。为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经常为搞清一个小问题查阅大量资料,通宵达旦地进行研究。多年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厅局级、院级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编省级重点教材,主持、参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参与税费计算与申报国家资源库建设。
同时,主动给自己施压,经常到本科院校兼课,先后在培训机构承担会计师职称考试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辅导任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他不仅潜心教学,还淡薄名利,2003年,他早年班上的学生开出不低于30万元的年薪,盛情邀请他到其开办的大型企业担任财务总监,可他却回答说:“我放不下学校,离不开我的学生,”婉言谢绝了学生的好意。
大爱无疆——春风化雨润无声
从最早的麻类检验与加工8202班到最近的会计136班,他先后带过10个班,当了22年的班主任。学校每年一次的校友返校日,总是他最忙碌和开心的日子,毕业10年、20年甚至30年的学生,都忙着找他合影、叙旧。
1982年他第一次当班主任时,才满20岁。当时城里的路况和交通条件很差,新生报到这一天,学校里负责接送的只有一辆5吨的解放牌货车,从文二路校区到火车站往返一次至少要两个小时,为了能让班上的学生早点到校,他私下向学校食堂借了一辆脚踏三轮车,一趟趟把学生从火车站接到学校,直到晚上主持新生主题班会时,学生才发现登着三轮车接他们来校的竟然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觉得好奇又感动。
1992年,邱老师脑震荡尚未完全康复,平时抬头还发晕的他,主动请缨担任最后一届棉麻经营与加工专业9211班的班主任。不少好心的同事劝他身体要紧,连专业都要停止招生了,能否再当老师还是个未知数,干嘛还要折腾,他却说,做一天和尚也得撞一天钟,何况自己从未想要离开学校,能多做一天就赚一天。
2001年,邱老师发现自己班上一位女生经常眼睛红肿,整天没精打采,还在同学中说想退学,可就是不肯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把学生叫到自己家里,与妻子一起耐心开导,才知道女生的父亲已是癌症晚期,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家里连供她吃饭的钱都无法保障,哪里还交得起学费。知道情况后,邱老师立即默默地帮学生补交了学费,多年后,还以学生“父亲”的身份出席了该名女生的婚礼。
邱老师带的每一个班,他都要在新生报到之前,反复查阅学生档案,将学生情况记在心中;在新生进校后,他将事先准备好的活页留言簿发给学生,每人一页,填上姓名、爱好、特长与理想,附上对老师的寄语,贴上学生最可爱的照片作为见面礼送给自己。通过这些方法,他很快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在班级管理中,他爱字当头,严在其中,像父母一样对待学生,没有偏爱,公正宽容,学生们像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里,阳光开朗,因此,毕业几十年后与邱老师保持亲密来往的学生比比皆是。
邱正山老师,将“教师”这个职业,看作自己的生命,看作自己活着的价值。用崇高的师德、过硬的本领、内涵的人格魅力,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38年来,风雨兼程,初心不改,所以邱正山老师才会说出 “不做班主任,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做出“这周毕业生回校论文答辩,我晚上没事,去几个曾经任教的班看看他们”……这些他认为平淡无奇、不足挂齿的话和行动,而对学校的年轻教师却起到了振聋发聩、久仰山斗的表率作用。邱正山老师用他38年如一日关爱学生、热爱工作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