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化教学改革提质量 聚焦内涵发展显成效

来源:党校办发布时间:2020-12-18浏览次数:30

五年过往,历史长河终将留下奋斗者的足迹和功勋;五年待启,经贸学院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

“要不断校准高职发展的精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高度,挖掘产教融合的深度,优化“双师”队伍的梯度,提高服务领域的效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完善学校治理的制度,增强对外开放的程度,推动学校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全省和全国高职教育发展贡献经贸力量。”12月3日,学校督导评估会议上,校长陈德泉用这“八个度”精准、精巧、精炼地对下一步工作的进行了部署和提出了希望,同时也是对学校“十三五”工作的进一步延续和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始终聚焦人才培养,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把“改”字贯穿始终,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推进“三教”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切实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学校事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一笔。

开启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办学,建成国家教学资源库,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荣获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多项荣誉,入选国家优质校和“双高”建设单位……五年来,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紧盯社会需求,合理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学校紧紧围绕“互联网+”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供销社综合改革等要求,瞄准行业、区域人才需求,主动对标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1”优势主导产业,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层次,分层分类推进特色优势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重点发展行业特色专业、专业群,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为主体,以服务民生、服务三农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学校共立项6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新增7个高职本科专业、1个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和2个“专升本”合作办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群被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目前,学校共拥有28个高职专科专业和3个合作办学本科专业,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实现了以“建”为重点向变为以“调整、优化、创新”为重点的转变。

立足课堂教学,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性。学校始终坚持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相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加强教学资源整合,综合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有序推进课程分类体系建设,同步推进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打造,创新推进教学诊改和“金课”评选,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立项建设各类课程84门,立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7门,建成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校15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4本教材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首批新形态教材项目。

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综合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驱动、以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持续推进国家优质校和“双高”校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了“师徒结对,工学结合”“订单班”等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模式和途径。学校在加强与中职学校合作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先后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检测技术)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专业,与浙江工商大学联合开设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升本”教育试点专业,系统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初步搭建了中、高、本一体化衔接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还先后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校,顺利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学校6个骨干专业、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此外,学校Web前端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智能财税先后被列为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学校成为浙江省首个智能财税职业技能培训点。学校教师团队在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现场决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创下历史最好成绩。